首页>文化旅游>非遗文化>金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指尖上的艺术

金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指尖上的艺术

更新日期:2017/11/23
金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指尖上的艺术:面塑艺术是金川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手工技艺,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面塑艺术的创造过程始终与灿烂的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着...

金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指尖上的艺术:面塑艺术是金川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手工技艺,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面塑艺术的创造过程始终与灿烂的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显示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面塑”最初来源于民间塑出各种形状及花纹的“馍”(馒头)。从文献资料来看,早在汉代就有了面塑的记载。在河西地区,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制作面塑的高手,尤其以年长的妇女技艺更是高超。面塑本是一种街头民间工艺,被引进餐饮殿堂之后,它也和食雕一样,担当起点缀和美化菜肴、烘托宴席气氛的作用。面塑艺术是以面粉、糯米粉为原料,加入色膏、防腐用品、蜂蜜、甘油等原材料,借助工具拨子、滚钗、切刀、神铎等,手工搓条、拨花、展片、压滚珠、搓花条等造型技巧塑造形象。作品以戏曲人物、五虎上将、西游记、兔子王、寿星、观音、财神、济公、关公、十八罗汉、娃娃抱鱼、钟馗、飞天、生肖及现代各界精英人物肖像等为主要创作内容。主要出现在嫁娶礼品、殡葬供品中,也用于寿辰生日、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方面。农家把已蒸好的各种面塑花摆在诸神前,其中猪头形面塑俗称“大供”,另外还有花模、花果模、馍玩具等。制面馍的工具十分简单:白面、剪刀、菜刀、梳子、红枣、花椒等,面塑艺术总的特点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塑造的各种人物都有突出的特点和技法,如:“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面塑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不同于彩塑作品成形后再着色,而是由事先已经染色的面团巧妙组合而成,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巧妙的心思和细腻的手法。一件完整的作品历经构思、和面、蒸熟、揉面、配色、捏塑、干化、包装等过程,在捏制中采用了揉、捏、压、搓、滚、碾、拨、切等多种技法,作品形态逼真,色彩鲜艳。如今,面塑作为艺术以其绝美的身姿倍受世人青睐,是因为其中注入了传统文化,成为了一种出于俗而脱于俗的朴素艺术。面塑的创作一直扎根于广阔、丰富、厚重的民间文化土壤,长期呼吸和汲取民间纯净的空气和水分,这也使它有条件自由地按照自身规律生存和发展。在多元化成为文化艺术发展主流的今天,金川面塑不再是过去捏制孙悟空、花鸟鱼虫之类的民俗表演,而是上升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此外,面塑这门民间手工艺还将漂洋过海,担当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任,使中外各个民族能有机会欣赏到它的永恒魅力,感受到它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相关阅读民风民俗

金昌市智慧旅游平台   24小时服务电话:0935-8229838   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延安路107号
建议使用 1280X1240 以上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成都中联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运营:中国旅游联盟智慧旅游城市全产业链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