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旅游>民俗>金昌小曲戏

金昌小曲戏

更新日期:2017/9/6
金昌小曲戏  地方剧种。形成年代不详,主要流传于民间,各处称谓不同,有社火戏、小调子、半台戏、地摊子、地蹦子等。无职业班社,从艺人员大都为本地农民,属自娱性的业余演出。演职人员少,演员、演奏员总共八、九人,有&...

  地方剧种。形成年代不详,主要流传于民间,各处称谓不同,有社火戏、小调子、半台戏、地摊子、地蹦子等。无职业班社,从艺人员大都为本地农民,属自娱性的业余演出。演职人员少,演员、演奏员总共八、九人,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说。角色少,大都为小旦、小生、小丑、正旦等;乐器简单,有二胡、三弦、笛子、碰铃、梆子等;行头都是软戏装、软头帽,道具只有扇子、手帕等简单物件。

      该剧种可在舞台上演出,亦可在空场上演出,因演出灵活机动,在民间的演出活动一直非常活跃。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因政治原因一度濒于失传,八十年代后在农村再度兴起,至今农村仍有演出。声腔由外地传入的眉户戏曲调和本地流传的民歌、俚曲融合而成,各地唱法亦不尽一致。曲调约有一百多种,有些是眉户曲调,有些是当地民歌,至今还在常用的有:《岗调》、《紧诉调》、《五更调》、《月调》、《长城调》、《苦长城》(又名《龙哭水》)、《巧打扮》、《山上松柏》、《山茶花》、《过山调》、《银纽丝》、《放风筝》、《相思调》、《六月花》、《西京》、《苦西京》、《跌断桥》、《大顶嘴》、《三插花》、《东京》、《琵琶调》、《新九月》、《对口调》、《观灯调》、《一串铃》、《梳妆调》、《划船调》、《连香调》、《流水调》等。

      常用间奏曲调大多沿用秦腔、眉户的曲牌和当地民歌,有:《八谱儿》、《纱帽翅》、《大开门》、《小开门》、《白菜根》、《割韭菜》、《三十六光光》等。表演以唱为主,兼用念白、动作,生活气息浓厚。常用的表演身段比较简单,有:《圆场》、《游场》、《月牙剪子》、《风流剪子》、《凤凰挪窝》、《三环套月》、《缠腰带》、《双进门》等,没有武打身段。演出剧目大都为小戏,表现抑恶扬善、男女情爱、诙谐取笑等内容。演出剧目有:《小姑贤》、《张连卖布》、《小放牛》、《花亭相会》、《十里亭》、《闹书馆》、《下四川》、《钉缸》、《三娘教子》、《周文送女》、《杀狗劝妻》、《大保媒》、《打懒婆》、《求婚》等。

      2003年由金昌市艺术团创作演出的小曲戏《刁师傅下乡》,参加2003年甘肃省特色文化大省宣传周暨全省小戏小品调演,获多种奖项。小曲戏流传主要靠口传身授,近年永昌县文化馆、金川区委宣传部相继搜集整理出版了一些内部资料本,最为完备的是王君明、赵兴虎搜集整理的《金昌小戏》,其中收入剧本70个,器乐曲牌11首,唱腔曲牌72首,2006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来源:进场文化馆

相关阅读民风民俗金昌旅游专线

金昌市智慧旅游平台   24小时服务电话:0935-8229838   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延安路107号
建议使用 1280X1240 以上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成都中联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运营:中国旅游联盟智慧旅游城市全产业链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