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旅游攻略>五佛寺和龙湾石林的传说

五佛寺和龙湾石林的传说

更新日期:2009-06-22
五佛寺和龙湾石林的传说 在景泰关于五佛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景泰县这块地方一直是沃野千里。这里水草华茂,绿树成荫,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百姓们安居乐业,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一天,来了一个僧人,牵着一马

  在景泰关于五佛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景泰县这块地方一直是沃野千里。这里水草华茂,绿树成荫,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百姓们安居乐业,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

  一天,来了一个僧人,牵着一马,马背上驮着两大捆竹简。这僧人面色苍苍,风尘仆仆。显然,长期的跋山涉水已使他的身体疲惫不堪。然而,他的双眼却炯炯有神,闪烁着火一般的光芒,镶嵌在他那历经风刀霜剑的脸颊之上。虔诚,坚执着从他那看似虚弱的身躯上不时流露出来。他不紧不慢地走着,无怨无嗔,无喜无悲,没有人知道他来自何方,也没有人知道他去向何处。

  傍晚的时候,这僧人来到了柳林湖畔。这里环山四立,碧水中堑,浩渺几十里。湖畔四周,红柳簇簇,堆堆如火,灼灼可目。那僧人见天色已晚,料想已行不得,便于近处寻得一山洞,放了一堆火,吃了些干粮,准备住上一个晚上,等第二天继续赶路。不料,夜里突然下起雨来了,第二天早上,那僧人出去一看,雨还在下个不停,竟连道路都冲了。他知道,这种天气是不能赶路的,否则会泡坏马上驮的竹简,只好呆在山洞里,等待天晴。

  雨哗啦啦地下着,绵绵不断,那僧人无聊,便拿起放在身边的竹简,大声地诵读起来。谁料这一诵读,却引出一段故事来。

  却说那柳林湖的老龙,正在天上行旨降雨,突然听到下面有人大声说话,仔细一听,不由大吃一惊,原来这僧人所诵读的,正是佛家大乘教义,不由侧耳聆听,渐渐入神,竟忘了降雨。

  那僧人见天已放晴,便收拾行礼,准备离去,这柳林老龙不由大急,暗暗思忖:这僧人所诵读的乃是大乘佛法,听说诵之能超亡者升天,度凡人脱苦海;悟之能修得无量寿身,作无来无去,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同天地齐寿,与日月齐辉。如能将此人留,听他讲读,必能修成正果。此念一生,便飞至上界,依旧降雨。那僧人一看天又降雨,并无半点不悦的表情,又回到洞中,依旧诵读经书,以此度日。

  大雨连下了九九八十一天,那僧人连诵了九九八十一天,这柳林老龙也连听了九九八十一天。这老龙听那僧人将经书全部诵完,方才将雨停下。

  不一会儿,天上云消雾散,日华乍现,那僧人从山洞中走出,面对着柳林湖,朗声念道:

                                 万象澄明无点埃,

                                 非山非水非胸怀。

                                 明月远游多少国,

                                 而今方得无去来

  话音刚落,湖面上空现出五条彩虹来,有四位仙人,踏虹徐徐飘来。正中一条虹桥,伸至那僧人脚下,那僧人更不言语,竟也冉冉升起,踏虹而行。一时间,只见他周身光华四溢,祥云袅袅。众多百姓看了,个个跪到在地,连呼“五佛”,那柳林老龙竟也呆了,忙跪拜在地,只听那僧人道:“我乃无量光华佛,因犯了嗔戒,便照佛规,投身人间历炼。今日以在此洞中留九九八十一日,处困不嗔,处变不惊,参破此劫,实是大幸。并于困厄之中,悟通大法,故而恢复本身,受四佛迎接,回归仙位。而你却为贪所惑,在此无旨降雨,困我九九八十一天,实是不该。虽有助我恢复仙位之功,但你违背天条,私自降雨,毁坏庄稼,荼毒生灵,必然会招至祸患。我望你能摈弃贪念,一心向善,方不枉听我上乘经法一趟。”说完,转过身去,踩着彩虹,便走便道:“祸出者祸来,善去者善回”,连同四佛,飞入了天际。

  自此以后,柳林湖更名为“五佛”,即现在的五佛乡。那僧人所居山洞,依山开凿,内塑小佛千数,大佛五座,号称“五佛寺”,受众生香火。仙人飞升之日,恰是农历四月八,被定为赶庙会之日。一年四季,香火不断,经久不衰。

  这场雨过后,连续三年,景泰大地滴雨未落,原来是那柳林老龙无旨降雨,将此处的七年的雨水全部降尽,天庭震怒,收回了雨旨,并且责令那老龙,在这七年内不许降落半点雨星,否则就要在那刮龙台上刮鳞斩首。从此,景泰大地上处处草干树枯,焦烟四起,连续三年庄稼颗粒无收,任凭你百般乞求,仍然是烈日炎炎。百姓们忍饥挨饿,四处逃荒,赢弱弃道,饿殍遍地。柳林老龙后悔万分,却也无可奈何。

  却说昌龄山有一云峰观,观中有一道长。这道长并非凡人,而是一成精的刺猬。只因机缘巧合,偶然间吃了一株灵芝仙草,增长了千年的道行,修炼成人形,化作这云峰道长,据说有呼风唤雨,移山倒海之能,并收下了许多弟子,在此设观修炼,每隔三年方才露面一次见了他的人都说他仙风道骨,神采非凡。大凡所求之事,多有灵验,百姓无不顶礼膜拜。不料这三年来香火日渐稀少。一是因百姓们曾多次来此求雨,但每次都点滴未落,心存疑怨。二是因庄稼无成,百姓们生活难以维系,无何奈何中,便背井离乡,逃荒去了,观中一时冷冷清清,众道士也多生怨言。

  这一日,正是云峰道长出关的日子,云峰观前锣鼓喧天,百姓们抬着各种各样的供品前来求雨。道士们一个个欢天喜地,一边迎接,一边去禀告那闭关修炼的云峰道长。

  百姓们跪了一大片,焚香礼拜,等待道长的出关。过了好大功夫,只见那道长的石洞门轰然打开,一只苍鹰鸣叫着飞了出来,盘旋在空中。接着,在袅袅青烟中走出了云峰道长。那道长看见眼前的百姓个个面黄肌瘦,衣不蔽体,长叹一声道:

                                人间劫难多,

                                事事成蹉跎。

                                悯人自有心,

                                河山岂待我。

  云峰道长说完,挥动衣袖,长啸一声,只见那苍鹰飞至他肩头。云峰道长念念有词,拂尘一挥,那只苍鹰复又鸣叫着飞入空中。云峰道长在洞门前坐了下来,两眼微闭,如同打坐一般,一动不动。众百姓见他这样,不知何意,只是叩头烧香。大约一个时辰,苍鹰飞回,带来了三件东西:一条枯树根,一块破衣衫,一块黄绢。道长接过一看,不由长叹了一声,众人不解,忙问缘由。那道长道:“这第一件东西,入地三尺方得,是说树木都已枯死;这第二件东西,行三百里可得,是说饥荒已有三年,百姓多有饿死;这第三件东西,飞上三重天才得,是说旱有七载,祸从柳林老龙而起,下雨必须去找老龙。”

  众人一听,凉了半截。有人放声大哭了起来。一长髯老者上前,连连叩首,央求道:“老神仙,求你救救我们吧,那柳林老龙我们已经求过多次,可他每次都是避而不见,如果你再不救我们,我们就没法活了,求你发发慈悲,救救我们吧。”云峰道长见众人哭成一片,叹了口气,附在老者耳边说了一句,便不再言语。

  众百姓无功而返,很是懊恼,个个唉声叹气,他们连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大家一边咒骂着老天无情和云峰道长的无能,一边商量着准备离家逃荒。这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了。那长髯老者道:“大家暂且不要慌,我们还有救。云峰道长在临走时告诉了我一句话,他说: ‘敬酒不吃可让他吃罚酒。’我在路上一直想这个事,没顾上告诉大家。我想,既然云峰道长说这天不下雨与老龙有关,让我们找柳林老龙,那这句话肯定是针对柳林老龙的。敬酒我们已是敬酒多次了,不行我们就罚酒,现在看怎么个罚酒法,大家商量商量。”       

  “这有什么难的,烧了他的庙,毁了他的金身。”

  “这还不够,还应砸烂他塑像的头,挖了他的心。”

  “你们就不怕龙王爷怪罪,就你们这样,他听了能下雨吗。”

   ------

  大家嚷成了一团。长髯老者发话了:“我们不是不敬龙王爷,可大家都看到了,我们现在还能活下去吗?我们的亲人饿死的饿死了,逃荒的逃荒了,剩下我们这些老弱病残,走也走不了,大家说,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坐在这里等死吧,既然云峰道长说了,这事是柳林老龙惹出的,他就得负责任,反正是个死,那就拼一把,这事我不勉强大家,想干的,跟着我,我说干啥就干啥;不想干的,你走,我不拦着。”这话说到了大家的痛处,再也没有人反对。长髯老者扫视了大家一圈,见无人反对,就命令大家去龙王庙。

  却说柳林老龙潜在湖底,由于三年前的失误,造成雨旨被收,景泰大地三年无雨,看到百姓连年饥荒,自觉惭愧,却也无可奈何,只好潜在湖底。突然觉得体痛无比,仿佛有人用鞭子在一下一下抽他。便飞腾升空,变为人形,去看个究竟。只见有一队几百人的队伍,在烈日下缓缓行进。所有的男人都裸露着上身,表情庄重而决绝,高举着双臂,手里捧着空坛或空碗,每走一段路,就有几个人将手中的碗坛摔碎。最让人心惊的是,在对伍的最前面,有十多个男人抬着一尊龙王塑像,后面跟着一个长髯老者,挥动着长鞭,每走几步,便狠命地抽打龙王像。那尊龙王像已被抽得残破不堪。柳林老龙一下子知道了自己体痛的原因。他也知道人们的这种做法,这是一种鱼死网破的求雨法,他以前也见过,只要一天不下雨,这种鞭笞就不会停止。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后背直发凉,不知如何是好。

  “老龙王,”柳林老龙听到有人叫他,回头看时,只见有一道长站在身后,便道:“不知有何见教?”“见教谈不上,只是想请你做一件事。”“什么事?”“这事,不用说你也知道,难道你想受这无穷尽的鞭笞之苦?”“阁下是何人?”“我乃昌龄山云峰道长,百姓到我观中求助,我不能不管啊。”“那这鞭笞之法?”“自然是我所授,要不然,如何能见你一面。”柳林老龙很生气,朗声道:“并非我不降雨,只是没有降雨雨旨,让我如何降雨?”“你既是龙王,必有行雨之法,何不寻一万全之法,以救这一方百姓。”“此事因我而起,看到百姓遭此大难,我如何不急,别的不说,且说我这柳林湖,水位已下降五米,再不下雨,就要干涸,到时我连存身之处尚且没有,我又何尝不想降雨,只是没有雨旨,如何能降下雨来,况我又是待罪之身,如何敢再犯天条?”“如此说来,你是不肯救这一方生灵了?”云峰道长怒气渐生。老龙道:“不是不肯,实是不能。”云峰道长说:“什么不能,我看你是称一己之私,心中毫无悯恤之情。”老龙羞惭,扭头要走,被云峰道长拦住:“此处生灵涂炭,危在旦夕,你怎能一走了之,今日不降雨,我绝不与你善罢干休。”

  一个要走,一个要拦。三言两语,两人动起手来。这云峰道长心中早有不平之意,见那老龙推诿,怒气大增,一心要困住这老龙,逼他降雨,便念动真言,顿时,空中飞来万千石笋石柱,高约百尺,层层叠叠,密密匝匝,将老龙困在中间,车轮一般旋转起来,时快时慢。老龙前行,石柱飞转;老龙后退,石柱缓绕,老龙左冲右突,怎么也走不出这石林,真是上天无路,遁地无门。这老龙并不惊慌,念动真言,刹那间身长百丈,高似山岳,迈腿要跨过这石阵。云峰道长见了,双袖一挥,那石损石阵也长了百长,连绵成幛,铁桶一般挡住了去路------

  双方斗法,不分胜负。老龙见无法冲出这石林阵,不由大怒,便飞至高空,显出了原形:乃是一条巨龙,长约百丈,电目血舌,紫项金鳞,光缠电绕,雷霆万钧,直朝面前石阵扑将过去,只见钢爪所至,石飞柱倒,不大功夫,石阵生生被它劈开一个豁口。云峰道长见拦挡不住,亦显出本相,却是一只刺猬,状若丘山。只见他将身一摇,那石林阵中的万千石笋石柱,现时飞将回来,回还成它满身的刺,根根如同椽,列利排锐 。接着将身一滚,缩成一团刺,朝老龙滚将过去。老龙不甘示弱,张开大口吐出一团火来,要烧刺猬。那刺猥飞身躲过。那刺猬见不能取胜,便心生一计,将刺反藏在体内,外面露出肉体,复又滚将过来。老龙不知是计,见它无刺,心想:“何不先将他制服,再慢慢解释不迟!”便用身躯将刺猬紧紧缠住。刺猬见老龙缠紧,猛挣一下,将藏于体内的刺翻转过来,老龙不防,躲闪不及,被刺刺中,顿时血流如注,一时间,天上落下一阵血雨。

  老龙受伤,从空中跌落下来,正好是在黄河边上。刺猬见了,怕它潜水遁逃,忙将身一摇,身上巨刺顿时化为为万千石笋石柱,一股脑地覆压下来,将那老龙从头至颈,压了个结结实实。老龙大悔,正想挣脱,猛然间想起三年前光华佛回归仙位前的留言,自语道:“祸出者祸回,善去者善来。”一连几遍,竟然悟通了其中的禅理,便不再挣扎,只见它身体猛长,四处游走。刺猬见了,忙恢复人形,念动真言,从四处移来丘山,沿龙身压了下去。这龙身九曲盘桓,横亘了太平县,那山丘也九曲盘桓,横亘了太平县。

  云峰道长见压住了老龙,便道:“事至今日,不知你肯不肯降雨?”

  老龙道:“降雨之事,并非我不肯,实在是没有雨旨,无法降下,但是此事由我而起,我定会百姓一个交待。你为百姓而来,而我却与你争斗,实属不该,老龙知错了,万望原谅。”说完,只见它身体渐渐下沉,没入了土中,龙头也伸进了黄河,只留下龙鳞甲一片。

  云峰道长一看,心中立刻明白:此乃舍身救人之术。上古之时,跨父逐日不得,道渴而死,临死之前,曾用此法,化杖为林,以救苍生。柳林老龙今日化身为地下河,龙头所在之地,正是它吸水之处;龙身所经之处,必有泉流经过,这样景泰县的万千生灵便会因此而得救,想到这里,云峰道长不由感慨万千,朝那老龙拜了三拜,转身走了。此后再也没有人见到过那云峰道长,据说已修练成仙,回归仙位了。

  不久后,景泰县地下水大盛,掘地三尺,便有水流。在十几处竟是自流泉水,如狼刨水、野狐水、娃娃水、赵家水等等,传说那是老龙受伤被刺之处。而今天老龙湾的石林就是当年压在龙颈之上的石笋石柱。并且在老龙湾出现了一个奇观:河水倒流,回环似龙;水流中间有一小岛,唤名八滩,状似刺猥,据说那正是当年柳林老龙大战昌龄刺猥的情状。上天再现此景,目的是告诫人们不可忘本。而压在龙身上的山形成一条又一条长长的山岭,正是那云峰道长从昌龄山移来的,故名“一条山”,就是今日县城所在地。

  事隔千百年后,老龙湾因为河水回旋,石林高耸,风景尤为独特,被开发为旅游区,有人游玩之后,留诗赞曰:

                       九曲黄河千道弯,

                       十里石林一抹天。

                       浊流回旋石峥嵘,

                       林立千栽夕阳间。

                       黄土凝波波不动,

                       石笋拂云云飞天。

                       娆娆绿野升炊烟,

                       一袭彩衣妆青山。

                       玉波溢光送落花,

                       涟漪瑟瑟金鳞闪。

                       清风有意撩纱幔,

                       漫缠石柱暖寒烟。

                       多情流水绕八滩,

                       嘹亮秦腔梢公晚。

                       日暮色沉天欲坠,

                       古道新柳马驻鞍。

                       直立天柱千千万,

                       一心向上撑住天。

  柳林老龙去后,五佛人感念其德,要索回龙鳞,建祠供奉,不了当地龙湾的人不答应,双方发生争斗,后有人出主意,下棋决胜负,胜者拥有龙鳞归属权。于是双方在八滩的沙滩上摆下了棋局,大战三天,不知是何原因,原本棋术高超的五佛人竟然输了,只好将龙鳞留在当地。但五佛人不服气,为了证明他们并非技不如人而输了龙鳞,要求来年再战,果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五佛人连战连胜,但因有约在先,赢了也是白赢,最终还是没把龙鳞索回,但从此双方形成了一个习惯,每隔三年五佛和老龙湾要进行一次棋赛,以证明失去龙鳞是柳林老龙自身之愿而非五佛百姓之过。选自小说《过年》

金昌市智慧旅游平台   24小时服务电话:0935-8229838   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延安路107号
建议使用 1280X1240 以上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成都中联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运营:中国旅游联盟智慧旅游城市全产业链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