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旅游攻略>金乡传统工艺

金乡传统工艺

更新日期:2008-12-19
金乡传统工艺 (1)七星甘露飘香金乡同春酿造厂(以前称同春酱园)酿造的“七星”、“甘露”酱油,由于其味鲜美独特,酱香浓郁,一直名闻遐尔。畅销温、鄞、宁、杭、台等省市,以至东南亚等地,历久不衰。究其原因,是传统工艺

  (1)七星甘露飘香

  金乡同春酿造厂(以前称同春酱园)酿造的“七星”、“甘露”酱油,由于其味鲜美独特,酱香浓郁,一直名闻遐尔。畅销温、鄞、宁、杭、台等省市,以至东南亚等地,历久不衰。究其原因,是传统工艺讲究,历届老板或厂长重视科学,不断进取。如徐天铎(1904——1988)先生,多年从事酿造业工作。由他主持培养的黄花菌种在分解蛋白、促进酱油成熟、增加出油量方面都臻上乘。1956年,经上海科学院研究中心鉴定,为最优良菌种。另外水质好也是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甘露油的创制既保持原“七星油”的生产特点又吸取了南京的新技术,故形成了独特的风味。注重实践,同时注重理论研究,两者相得益彰,使得金乡的传统产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2)独行鞋靴头盔

  金乡有许多戏曲艺人,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了专门为戏曲制作行头的手工艺。
原在金乡卫前街70年代后迁至北门大街101号的“张德记鞋店”,店主张炳富,曾专门为戏班制作朝靴、快靴、云头鞋、绣花鞋等戏曲专用靴鞋。手艺超群、精工细作,尺码准确、穿着舒适。产品驰名浙闽,深受欢迎。

  炳富膝下无男,三女儿嫁给鞋匠李守林。侄儿冬桂亦业制鞋。炳富将此项手艺传于女婿、女儿与侄 儿。“文革中一度停顿。1978年恢复生产。1979年浙江省艺术学校向其订购一批产品货到之后该校十分满意。八十年代后,后继乏人,遂告歇业。

  还有居住在金乡小屿山下菜市场边的夏步东及其子夏逢来,一贯以制作头盔为业。这在金乡也是独行,在江南也不多见。他制作多年,经验丰富,技术精娴,一丝不苟。制作头盔有简有繁,但均穿戴舒适,色彩亮丽,他注意研究行头在舞台灯光下的效果,不断求进、求精。故而其独家行当,经久不衰。一些地方的名剧团、名演员均慕名而来定制订购,业务不断。另外亦为庙宇菩萨制作衣帽。据说,老人辞世后,他的当大孙子,继承祖业,可谓后继有人。中国戏剧博物馆现存有夏逢来父夏步东之戏剧头盔。

  此外还有苏文藻制的莽袍,亦颇负盛名。

  京剧及地方戏曲是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为舞台艺术服务的“鞋靴头盔”手工艺也是传统工艺中不可多得的的一朵奇葩。

金昌市智慧旅游平台   24小时服务电话:0935-8229838   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延安路107号
建议使用 1280X1240 以上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成都中联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运营:中国旅游联盟智慧旅游城市全产业链支撑平台